都说最近的国际大戏是给中国唱的,谁知道一记闷棍,竟把旁边摇旗呐喊的印度给打蒙了。这盘棋的风向变得太快,让人眼花缭乱,要看懂其中门道,还得从我们外交部一句四两拨千斤的回应说起。
前阵子,记者问起中俄印合作,发言人林剑的回应滴水不漏。话里有两层意思,一是这事儿对三家都好,对世界也好。二是中国敞开大门,乐意跟俄、印两家接着聊,往前推。
这话一出,莫斯科那边自然是乐开了花。毕竟眼下这光景,多一个朋友多条路,对俄罗斯的意义不言而喻。可最有意思的,是新德里那边,据说也悄悄松了口气。这就让很多人看不懂了,印度这几年不是上蹿下跳,处处跟中国别着劲儿吗?怎么一听要合作,反倒像是捡了宝?
想弄明白印度这种拧巴的心态,就得把镜头拉远,看看它这几年下的那盘大棋。这盘棋,印度押上的赌注可不小。它赌的就是能搭上美国“印太战略”的顺风车,借着西方的东风,把中国压下去,好让自己在亚洲C位出道,圆了那个魂牵梦萦的大国梦。
为了这个梦,印度下的本钱堪称血本。边境上三天两头搞点摩擦,经济上不停使出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,国际上更是化身“跟屁虫”,西方一吆喝,它就跟着起哄。那架势,活脱脱就是一副铁了心要当美国在亚洲的“大管家”,制衡中国的头号先锋。
它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山响:中美斗得越狠,它这个“世界最大民主国家”的招牌就越亮,能从美国主子那换来的糖果就越多。技术、投资、战略空间,它觉得只要抱紧大腿,这些都会像下雨一样砸到自己头上。
可惜,印度千算万算,就是算漏了美国现在的“大掌柜”是特朗普。这位生意人出身的总统,脑子里只有一本账,上面四个大字——“美国优先”。什么盟友交情,什么共同价值观,在他眼里,都不如一张实实在在的关税单来得亲切。今天能把你捧上天,明天就能为俩钱跟你翻脸。
果不其然,牌局才刚到中场,印度的黄粱美梦就开始噼里啪啦地碎了一地。先是中美之间,高层来回走了几趟,风向居然有点变了。特朗普夸起中国来,调子积极得让一众等着看好戏的盟友们全都傻了眼。
G7峰会上,欧盟那位冯德莱恩还想拉着特朗普搞统一战线,围剿中国的产业链,结果人家特朗普根本不搭理,心里惦记的,还是怎么给欧盟的汽车再加一轮关税。
这个信号,印度看懂了,也看怕了。它猛地发现,自己削尖了脑袋想抱的大腿,原来压根儿就不是那么回事。美国非但没把它当成心腹,反手一记大棒,连它也一起敲打了,各种关税制裁同样没放过印度。
印度想借来压制中国的“东风”,没吹到中国,反倒把自己吹得七零八落。这感觉,就像一个赌徒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抓了一手王炸,结果发现庄家根本不按规则玩,手里的好牌瞬间变成了一沓废纸。
更要命的是,西边这条大腿靠不住了,东边的压力却像乌云一样压了过来。印度骨子里一直有个巨大的战略噩梦,就是被中国和巴基斯坦东西夹击,陷入“两线作战”的绝境。过去,它总觉得有美国在背后撑腰,中国不敢轻举妄动,自己就能腾出手来,专心对付西边的巴基斯坦。
可现在,美国这条线眼看就要断了,中巴之间的“铁哥们”关系却纹丝不动。前不久,印度在跟巴基斯坦的边境冲突里吃了闷亏,这让新德里的战略家们集体后背发凉。他们比谁都清楚,要是这时候再把跟中国的关系彻底推向悬崖,一旦中巴联手,那印度的苦日子可就真来了。到那时,就不是什么“有声有色的大国”了,而是怎么才能不被挤死的生存问题。
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。就在印度左右为难的时候,市场上又飘来些亦真亦假的消息,说中国不仅把关键领域的工程师从印度撤了,还可能要收紧一些高端设备和技术的出口。这些风声不管真假,对印度来说都像一记闷锤。
印度这几年轰轰烈烈地搞“印度制造”,可离开了中国的关键零部件和技术,许多产业就是个空架子。中国真要是在产业链上动动手指,对它的制造业升级大计,不亚于釜底抽薪。
这一下,印度是彻底被打醒了。它终于意识到,过去那种一边享受着中国市场的经济红利,一边在战略上给中国下套使绊子的“两头通吃”的好日子,已经到头了。再这么跟中国硬扛下去,战略上要面对亡国的风险,经济上可能被直接“断奶”,所谓的大国崛起,随时都会变成一场幻梦。
路走到这个份上,印度必须给自己找台阶下了。它不能再一条道走到黑,必须调整航向,尤其是要稳住对华关系这艘大船。所以,当俄罗斯主动站出来,张罗着恢复中俄印三方合作时,对进退维谷的印度来说,这简直就是瞌睡时送来的枕头,一个体面“转身”的绝佳机会。
这个三方机制,对当下的印度来说,意义非凡。首先,它给了印度一个机会,一个不必丢掉面子就能向中国释放缓和信号的机会。大家能坐到一张桌子上,本身就是一种姿态,证明印度愿意从对抗转向对话。
有俄罗斯这个“和事佬”在中间打圆场,大家说话也能少点火药味,多点回旋的余地。俄罗斯当然也乐见其成,一个稳定的中俄印三角,既能平衡美国在亚洲的势力,也能抬高它自身的话语权。
那么,中国又是怎么想的呢?我们外交部的回应,其实藏着一种大国的从容与自信。中国当然清楚印度过去那些小九九,但中国的外交,从来不靠意气用事,而是着眼于更长远的战略全局。
一个稳定合作的周边,永远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。中国和印度,作为两个紧挨着的世界级人口大国,和则两利,斗则两伤,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。中国并不想和印度陷入无休止的内耗之中。所以,当印度借着俄罗斯递过来橄榄枝时,我们顺势就接了过来,展现了开放包容的姿态。
这不代表我们忘了过去的不愉快,而是一种“向前看”的战略智慧。中国等于给了印度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。这道选择题很清楚:你是要继续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,为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豪赌,还是回到亚洲大家庭,和中俄一起,走一条符合本地区共同利益的共赢之路?
对中国来说,态度很明确:门是开着的,但路得靠你自己走。我们愿意谈合作,但合作得建立在相互尊重、平等互利的基础上。那种还想着拉一个打一个,在中间渔利的老一套,在我们这儿早就行不通了。
现在,球已经稳稳地传到了印度的脚下。新德里需要拿出来的,绝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漂亮话,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。比如,在边境问题上能不能真正做到克制?在经济合作上能不能放下那些小家子气的保护主义?在国际舞台上,能不能真正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,而不是总看某些西方国家的眼色行事?
这盘大棋还在下,但棋盘上的风向已然逆转。印度从一个自以为是的“棋手”,变成了一个必须小心翼翼应对的“应局者”。特朗普的“美国优先”就像一面不留情面的照妖镜,不仅照出了所谓盟友关系的脆弱与虚伪,也让印度看清了自己真实的斤两和处境。
对印度来说,这未必是坏事。早点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惊醒,回到现实主义的轨道上来,脚踏实地处理好与邻居的关系,或许才是通往它那个大国梦想的唯一正道。而中俄印这个古老而又崭新的组合,能否真正焕发出新的生机,全看印度下一步的落子了。
亿融配资-网上股票配资平台-最大的股票配资公司-股票配资公司开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